西宁人大网欢迎您!
为进一步了解和推进我市紧密型一体化医联体改革进展情况,8月23日,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和人大代表,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汪彦明带领下,对我市紧密型一体化医联体改革情况进行了调研。市政府副市长韩生才、市卫健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入到大通县景阳中心卫生院、小寨村卫生室、市第一医疗集团第一分院等地进行了实地察看,详细了解了医联体改革总体情况、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诊疗能力提升、专科建设等相关情况,并与县、乡、村医务人员进行了交流。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听取了市政府、大通县政府及市第一医疗集团、市第一医疗集团第一分院、桥头镇卫生院、宝库乡卫生院关于我市医联体改革进展情况的工作汇报,与会委员和代表们对进一步深化我市紧密型一体化医联体改革工作提出了较好的意见建议。
汪彦明副主任对我市紧密型一体化医联体改革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强调指出: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与健康事业,特别是把提高城乡群众健康水平作为惠及民生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在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过程中做好“健康西宁”新篇章,探索和实践了一条符合西宁实际的医改之路。但是,在紧密型一体化医联体改革过程中还存在机制不健全、资金不足、医疗人才流失多、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亟待提高等问题。为进一步推动我市紧密型一体化医联体改革工作有序进行,汪彦明副主任对今后工作提出了五个方面要求:一要完善体制机制,不断形成合力强、动力足的工作局面。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和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思想,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卫生与健康服务。继续完善各级医疗机构间相互协调、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创新改革思路,理顺责权关系,推进四级紧密型一体化医联体改革有序进行。二要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乡(镇)、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配齐常用医疗器械和药物,改善医疗条件和就医环境,促使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承担起常见病的医疗卫生服务。强化乡(镇)、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推进“智慧医疗”,实现数据互联共享,切实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感。三要强化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卫生人才队伍综合能力。加大各级医疗机构人才培养力度,通过采取外出学习、短期培训、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切实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队伍建设,同时要尽可能解决基层义务人才的后顾之忧等问题,培养一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医务人才,为促进全市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人力支撑。四要打造西宁模式的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要将医联体建设工作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举措,认真落实医联体改革的相关任务要求,特别是在巩固前期医联体改革成效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医疗核心管理制度,扩大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优化公立医院结构和布局,满足区域内并尽量辐射周边群众的就诊需求。深入推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纵向流动,持续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努力让群众享受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五要持续开展基层科普健康宣传工作。倡导健康理念,既要在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中普及防病治病的健康知识,也要使更多的群众在健康教育、健康生活、健康保障、健康环境等方面,逐渐形成一种追求健康、促进健康的健康意识和行动,力争为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新时代幸福西宁提供卫生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