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人大网欢迎您!

市人大常委会视察我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发布时间:2018-07-25新闻来源:

7月17至18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福军带队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和市人大城建委委员对我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进行视察,市城乡规划和建设局、市水务局、海湖新区管委会、市湟投公司、城西区、城北区政府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视察并参加座谈。

视察组先后来到西宁市植物园、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省林业厅家属院、市委党校、文成路、湟水河湿地公园、海西干休所、青核花园小区、瑞安小区等地实地察看海绵化改造项目建设情况,视察组全体成员对我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表示肯定,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张福军副主任指出,近年来,市政府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以高原绿、西宁蓝、河湖清为目标,不断强化生态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16年我市被纳入第二批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以来,市政府高度重视,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成立专门机构,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合理分配工程建设资金,保障了海绵城市各项目的顺利实施,试点区域已经实现了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循环利用目标。张福军副主任强调,西宁市作为西部一个干旱少雨的城市,一方面城市缺水现象十分严重,一方面市政排水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在降雨密集的时候,市区内局部区域又容易出现内涝,因此,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利用渗、滞、蓄、净、用、排的方法,实现对雨水的综合管控、利用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他提出了四点意见:一是加强宣传,使海绵城市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海绵城市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全社会对海绵城市理念的认知度。二是规划先行,将海绵城市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国家相关要求,结合我市绿色发展的方向,将海绵城市规划系统地融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中,增强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三是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提高雨水利用率。根据西宁山地河谷的地质结构和南高北低的地势特点,加强实用技术研发,通过多种方式提高雨水收集利用率。四是借鉴经验,努力打造高原海绵示范城市。开展考察学习,借鉴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城市“双修”、地下综合管廊等国家试点项目,探索构建一个包括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质量保障、洪涝防治、水生态保护等多重目标的新型雨水控制系统,力争创出海绵城市建设西宁模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