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人大网欢迎您!

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努力探索立法新途径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东市进行学习考察
发布时间:2022-08-19新闻来源:法制和监察司法委员会

近期,市人大法制和监察司法委员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在常委会副主任韩生才的带领下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东市人大常委会就保护生态环境、区域间协同立法、“小切口”“小快灵”立法等地方特色立法工作进行学习考察。常委会副主任祁敬婷、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负责人、大通县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学习考察。

从学习考察的情况看,海西州人大常委会围绕生态保护制定出台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矿产资源管理条例》《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旅游景区管理条例》,围绕特色产业,开展“小切口”“小快灵”立法,制定出台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沙区植物保护条例》《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促进枸杞事业发展条例》,在全省率先颁布实施《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才工作促进条例》,这些地方性法规的出台,为海西州生态环境保护、特色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海东市人大常委会自2016年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加强立法队伍建设,增加人员力量。围绕城镇化建设,制定出台了《海东市城市管理条例》《海东市绿色宜居城市建设促进条例》,围绕推动移风易俗、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小切口”立法,制定出台了《海东市美丽乡村建设条例》《海东市移风易俗条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同时给村两委及理事会引导宣传新风尚、推动移风易俗改革提供了法规保障,打造了移风易俗“小切口”立法的“青海样本”。围绕历史文化保护,制定出台了《海东市河湟文化保护条例》,以法治方式加强河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

市人大常委会韩生才、祁敬婷副主任在交流座谈中强调,这是近几年第一次在本省兄弟州市间进行立法经验学习考察,获益匪浅、深受启发。海西州、海东市人大常委会在突出地方立法特色、增强立法针对性、可操作性上下了很大功夫,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我市加强地方立法工作有着很强的参考和启示作用,我们将充分吸收本次考察中学习到的好的经验、好的做法,概括总结本次考察调研成果,为切实提高我市立法工作水平打下基础。

通过学习交流,两市人大常委会同志认为,西宁市和海东市有着相通的流域、相同的河湟文化特色、相近的民族风情,一致性、互补性很强,可以就流域生态保护、地域历史文化保护方面探索开展区域间协同立法,为西宁市和海东市协调推进和一体化发展贡献法治力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