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人大网欢迎您!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畅通民意反映渠道,丰富民主立法形式,大通县人大常委会首次设立了黄家寨镇人大主席团、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园林路北社区居委会3个县级基层立法联系点,依托乡镇人大代表联络室、村(社区)人大代表活动室,构建形成“乡镇+社区+机关”+“两室”立法联系新格局,进一步延伸民主“触角”,使立法更加贴近民生民事、体现民情民意。
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县人大常委会根据立法工作需要,在基层设立的协助收集和反映基层人民群众对立法及相关工作意见建议的单位,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重要制度安排,是保障人民群众参与立法的有效途径,是新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通过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主要收集和反映社会公众对地方性法规草案提出的立法意见和建议,组织参与有关立法调研、立法听证、民意调查等活动;对县人大常委会制定年度立法计划、征集地方性法规立法建议项目提出意见和建议;收到征集意见的立法文件后,通过座谈交流、调研走访、主题宣讲等多种形式,征求和收集本行业、本单位或者本辖区群众的立法建议和诉求;协助开展地方性法规施行情况的评估工作,收集整理地方性法规施行中的意见和建议;将地方性法规草案征求意见等工作与普法宣传相结合,广泛吸引基层干部、群众参加讨论,协助做好本辖区、本行业或者本单位的普法宣传;收集和反馈其他有关人大立法工作方面的意见建议。
下一步,县人大常委会将按照“有阵地、有标识、有制度、有人员、有活动、有台账”的标准提升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组织架构、工作流程、意见征集和反馈等相关工作制度,结合职能特点开展经常性和多样化征求意见活动。根据联系点实际,依托乡镇街道、学校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厂矿企业、社会组织、代表“两室”、基层司法机构等资源,搭建联络点、信息站等常态化沟通平台,建立立法联络员、信息采集员、立法网格员队伍,有条件的可以探索建立“专家信息员”队伍,健全完善“网格化”联络机制,延伸联系点征集和采集信息的链条。同时,将与各乡镇、单位职能工作、党建工作、法治建设相结合,将收集反馈意见与宣传普法、服务群众、社区治理、代表活动等相互融通,探索将联系点作用从参与立法向监督执法、促进守法、宣传普法延伸。联系点应采取相应方式,公示联系方式、收集意见渠道等,为社会公众及时反映立法意见建议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