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人大网欢迎您!
小石山社区人大代表活动室以“站点规范、活动正常、成效明显”为目标,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人大工作机制,建好管好用好“红石榴”活动室,积极探索“六抓六促”工作模式,常态化开展人大代表“重实干、强担当、走在前、作表率”活动,奋力打造“红石榴”代表履职阵地,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中心工作与人大工作同频共振的新路子。
抓引领促落实,绘好人大工作“同心圆”
聚焦“两室一平台”建设“四提四品”行动,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做好人大工作的首要政治原则,凝聚起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强大合力。采取“党建+人大”的工作模式,找准契合点和着力点,紧扣党委决策部署,紧扣社区中心工作,思考、谋划和推进人大工作,做到党委有号召,人大有行动,代表有作为。促进人大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融合发展,坚持依法监督、服务大局、有效支持相统一,不断完善代表活动室工作机制,规范建设代表活动阵地,助推人大代表履职为民展现担当,有效推动党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抓细节促规范,打造履职尽责“主阵地”
自正式挂牌建立活动室以来,按照有场所、有标识、有人员、有制度、有活动,有资料的“六有”要求,先后配备桌椅、电脑、档案柜,投影等必要办公设备,明确了一名主要负责人和六名联络员,按照“四提四品”行动要求,先后建立完善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日、学习、向选民述职、联系选民等多项制度,并做好“一簿一册”和“一人一档”台账记录,以制度引领“红石榴”代表活动室规范有序运行,努力在了解群众最“急”上下功夫,在解决群众最“难”上想办法,在督办群众最“盼”上出实招。
抓学习促提升,构筑交流学习“充电站”
推行“活动室+学习培训”,建立学习角,相关书籍、报刊、杂志,方便进站代表阅读。制定学习计划,采取网上推送学习资料“分散学”和不定期组织代表进室“集中学”的模式,学习《宪法》《民法典》《代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不断提高代表自身政治理论水平。推行“活动室+履职考核”,建立代表履职档案,记录每位代表述职评议、进室接待、走访群众、参加活动、提出建议、为民办事等方面情况,让代表表现直观体现在数据上、记录在档案里,不断督促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抓民生促幸福,搭建服务群众“连心桥”
坚定抓好“三联系”制度执行,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把每月18日定为人大代表活动室接待选民日,创新接待形式,主动从代表活动“室内”走向“室外”,进小区、进网格,现场听民意提建议,协调解决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今年以来,先后开展接待和走访选民活动10次,解决了选民提出的楼前下水堵塞、墙体倒塌、4个小区无监控、3个小区无路灯、14个小区无便民信息栏、玻璃厂家属院公共区域自来水管道破裂、电瓷厂家属院正常供暖等实际困难共12件,为25名困难群众实现了微心愿。
抓治理促和谐,形成社会治理“新合力”
以“室”为基、以活动为载体,发挥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探索推行“五治融合”治理模式。入网格,发挥引领作用。将人大代表纳入社区网格化队伍管理,担任网格长、单元长,通过深入网格、走访和收集日常群众反映的、代表所见的涉及社会稳定、综合治理、勤俭节约、居民自治等问题,使人大代表成为社区基层社会治理“主力军”。聚合力,形成齐抓共管格局。以“红石榴”人大活动室为中心,形成人大代表、物业公司(业委会)、辖区单位、在职党员、群团组织,各族群众广泛参与的“1+6”共建模式,开展“红色队伍联建、组织生活联过、文明城市联创、文体活动联谊、社区治安联防、公益活动联办”的“六联建”活动,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新合力。勤作为,化解纠纷促和谐。依托社区“1496”矛盾纠纷调处驿站,发挥代表特长和优势,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通过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等,真正做到“边接访、边普法、边解决”,今年以来,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起。积分制,激发代表新活力。探索人大代表履职激励机制,设立“红心领航”积分超市,将人大代表履职纳入“积分制”管理进行量化赋分,建立“一季度一积分一测评”管理机制,对于获得的积分既可以作为年底履职排名,也可在积分超市兑换物品,通过系列措施更加有效激励、监督、约束、激发人大代表履职热情。
抓创新促出彩,结出民族团结“石榴果”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创建“幸福10+2”为抓手,以建设新时代幸福、和谐、团结、平安社区为目标,充分发挥“红石榴”阵地作用,人大代表集思广益助力“石榴籽”开出“团结花”,在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各族群众开展民族特色“百家宴”、包粽子、健步行、篝火晚会,跳锅庄、趣味运动会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石榴籽”文化活动,拉近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距离,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民族团结、“石榴籽家园”建设中,形成各族群众如同石榴“抱团”籽籽“同心”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