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人大网欢迎您!
曹有明,青海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西宁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湟中区多巴镇玉拉村党支部书记。
盘活地域资源,集体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要想村子发展好,产业支撑是关键。”这是曹有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玉拉村因西纳川河穿流而过,土壤肥沃,自然资源条件好,具有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天然优势。
曹有明积极引导群众以土地流转、资金、劳动力的方式入股,成立玉拉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积极引导党员群众发展温棚产业,主营蔬菜加工、贮藏、蔬菜种植销售等,不仅有效实现了村内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还带动村民实现年增收0.6万元。
为进一步做大村集体经济,他又多方筹措、争取项目资金,修建了占地2240亩的玉拉现代农业产业园,修建温室1046栋,种植草莓、葡萄、茄子、西红柿、黄瓤西瓜、羊角蜜等高品质特色农产品,建成“玉拉农家”果蔬配送中心,打造集“产、储、供、销”为一体的新型农业发展渠道,现已成为青海省最大的设施农业基地,也是全省唯一一家以村集体经济形式运营的蔬菜产业示范基地。
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民生产生活得到极大改善,曹有明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他也成了村民眼里“干实事”的好书记,百姓心中“解民忧”的好代表。
完善科技支撑,助力农业发展再添新动力
曹有明始终把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积极探索科技引领新型农业发展的新路径。他带头引进青海植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50万元,成立草莓脱毒育苗中心,凭借脱毒组培、提纯复壮等现代农业技术,实现草莓等果蔬种苗的脱毒、快繁、高效栽培。现培育有红颜、天仙醉、妙香7号等40余种草莓脱毒苗,远销陕西、广东等省市,实现亩产增收30%。
在他的积极争取下,江苏省农科院·西宁高原草莓种业研究院也落户多巴镇玉拉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引进江苏省农科院专家人才,加大品种选育、种质资源保护、种业工程合作,推进了草莓“西苗东输”,以草莓产业带动区域乡村振兴。
近年来,草莓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种植面积整体呈现稳中有增的趋势,设施草莓年亩均收入在6万元以上,年内可生产优质种苗达500万株,年均净利润达245.25万元,每年稳定带动劳动力350人以上,农户年均增收3万元。
“2023年,玉拉脱毒草莓品种‘章姬’荣获全国优质草莓大比拼金奖,村民种植的积极性更高了,村民的钱袋子也一天天鼓起来了,我们干事创业的劲头也越来越足了。”曹有明自信满满地说道。
激发履职活力,推动代表工作提质又增效
做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强烈的代表意识是基础条件;依法履行职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重要前提;提高自身素质,掌握代表履职的基本技能是有力保障。
曹有明以“不当挂名代表,不当听会代表,不当无为代表”要求自己,用高度的责任心和崇高的使命感,用心用情用力为民履职。结合玉拉村近年来实施乡村振兴项目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他深入农户走访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在参会期间提出了关于加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建设本地蔬菜现代化交易场所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不断促进乡村产业提档升级。
“带动群众共同富裕是我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我将积极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将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的路子不断扩大,全力打造集规模化交易服务、物流仓储配送、分拣加工销售、金融结算服务、质量检测追踪为一体的现代科技产业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曹有明眼睛里充满着坚毅的目光。
在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曹有明始终恪守为民职责,力行为民之举,扎根乡土,服务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使命。